close

在這個對於自我身分認同些許迷惑的年代,比起念書時期的意興闌珊,現下的我對於中國的近代歷史更有了濃厚的興趣。在澳洲農場打工的閒暇時後,因為友人介紹我得以細細品味這部電影,巴爾札克與小裁縫。

初看片名,難以知曉到底法國知名文豪巴爾札克和裁縫有何關聯?
就如許多人談這部電影,原版是一部法國暢銷小說,被中國人拿去拍攝,在知名的張家界做拍攝,但因為投資方是法國製作公司,又拿到國外去參賽。所以電影本身能夠用跳脫那個年代的不同角度來看,文革時期等等的背景和背後的意識形態,例如整部電影的主題:女性獨立意識、文革和文化思想對人的深遠影響等等...其實這部電影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戴思杰導演深受法國影響的思維所致,以至於本片從片名開始,就有了東西方不同的衝擊。

要談電影必須從本片的背景開始談起,1958年至1960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試圖利用勞動力在工業和農業上不切實際地增產的社會主義建設運動。導致在1958-1962年大饑荒,1966年,毛澤東為轉移責難,以革命名義攻擊黨內不同派系,推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批鬥針對知識分子,農村批鬥屠殺「地主、富農、反革命、壞分子、右派」的「黑五類」分子。期間不少文物、建築、古蹟遭到破壞,師長、父母遭子女與學生「批鬥」,社會的倫理道德傳統遭受極大斲傷。


而本片兩位主角羅明和馬劍玲被發配鳳凰山上的緣由則是因為上山下鄉政策,由政府發動知青到農村去,理論上是為消滅「三大差別」(即工農差別、城鄉差別、體力與腦力勞動差別)。他們兩位更因為家庭特殊的黑五類身分發配至極遙遠的鳳凰山。而導演本身即有山上下鄉的實際經歷。


戴思杰導演畢業於四川大學歷史系,1984年往法國攻讀藝術史和電影,拍攝了幾部短片之後,用自己上山下鄉的經歷寫的自傳小說「巴爾札克與小裁縫」出版即攻佔法國暢銷排行榜,2011年,他親自執導將《巴爾札克與小裁縫》拍成電影,並入圍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及坎城影展。

 「我下過鄉,那是1971年,我被下放到四川雅安地區的一個非常偏僻的小山村裡。同去的一個知青帶了一只小鬧鐘,後來這鬧鐘被村裡人視為稀奇古怪。還有一個知青帶了一箱子書,其中有巴爾札克的小說。他們通過這些書與村子裡的一個姑娘結下了友誼,以至於後來一個知青愛上了這個姑娘,而另一個知青則暗戀著這個姑娘。《巴爾札克和小裁縫》原小說就是根據這個真實的故事改編的。

故事的主軸由此延伸而來,羅明和馬劍玲走了整整兩天的路到了鳳凰山上,一個基本與世隔絕簡單純樸的村莊,片頭開始隊長和村民對於貧下中農、資產階級的分類尤為敏感。所以說他們是進鳳凰山"再教育”把書也燒了,身為黑五類的他們為了留下小提琴為村民拉了一首”莫札克想念毛主席”


即便如此,從村民們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陶醉在小提琴悠揚細緻的音線裡,開始使用這裡唯一個一個時鐘,也許這個村莊,或者這個故事從這裡開始有所分歧。

不久周迅飾演的小裁縫出場了,不同於尋常女角,小裁縫充滿天地無懼也無邪的天真野氣,羅明和馬劍玲被小裁縫深深吸引,卻也看出小裁縫的淺力,希望能夠用當時禁止的"知識”來改造小裁縫。

故事到這裡有一個很有趣的情節,另一位黑五類上山下鄉的知青”四眼”
在表揚大會上上台講演自己現在有多喜歡田園生活,長官看得非常滿意,眾人紛紛鼓掌,但轉眼四眼即在田裡咒天罵地,其實他非常的討厭這裡的生活,卻不得不因為時代關係假意掩飾自身意識,淺淺點到當時的時代狀況。而後,電影中的"巴爾札克”因四眼而出場,原來法國大文豪巴爾札克的書在當時被列為禁書。

巴爾札克,法國19世紀著名作家,法國現實主義文學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創
作的《人間喜劇》共91部小說,寫了兩千四百多個人物,是人類文學史上罕見的文學豐碑,被稱為法國社會的「百科全書」。 他們為小裁縫讀巴爾扎克,讀《包法利夫人》,讀〈基督山伯爵〉,有些東西是被禁忌的,只能在黑暗中悄悄進行。可是小裁縫和村民對知識的恐懼和渴望,讓這些國外小說顯得越發迷人和難以抗拒。他們也為村民講故事,將米糠當雪,甚至把巴爾札克的《于絮爾‧彌羅埃》當成他們所看的電影新片跟大家講故事。他倆還帶領著村民一起高呼「巴爾札克」和「于絮爾‧彌羅埃」,讓大家感覺很貼近作品和人物。一如馬劍鈴熬夜看巴爾札克的《于絮爾‧彌羅埃》,早上羅明問馬劍鈴感覺怎麼樣?馬劍鈴說:「我感覺這個世界全變了,天空、星星、聲音、光線,連豬圈的氣味都完全變了。」他們不知不覺中,帶領村民一窺外面的世界,讓他們在當時的相對困苦的環境之中,帶來一絲文明氣息與對未來的憧憬。
「野蠻人只有情感,但文明人除了情感還有思想」

這裡有個很有意思的橋段,馬劍玲找尋山裡的徐老嘴聆聽山歌作為靈感,交叉剪輯小裁縫和羅明在水裡魚水之歡的畫面,那時的山歌是這樣唱的:
鴿子飛來節節高
燕子飛來像雙刀
雁鵝飛到天池裡
野雞飛來伏青草
什麼鳥飛來節節高?
什麼鳥飛來像雙刀?
什麼鳥飛到天池裡?
什麼鳥飛來伏青草?
而導演只有拍攝徐老嘴和馬劍玲咬耳朵交代此歌謎底,但徐老嘴的笑容讓此謎底和導演的剪輯與寓意不言而喻了。

 

村子的改變氣息讓老裁縫害怕了,他看見小裁縫因書上圖案製作的一件內衣,他明白文化能夠如何改變一個人,而後結局會是什麼,而後不久他的想法也應驗了。”有時候一本書,可以改變人的一輩子"這裡的書可代入為思想,意即人一念轉,便可能改變一生。

故事的轉變即在此,小裁縫懷上了羅明的孩子,羅明卻因為父親生病而必須回鄉探親,當時法定可以結婚的年齡是二十五歲,但他們卻都只有十八歲,沒有結婚證明的人無法人工流產,馬劍玲一肩擔起了幫助他們的責任,以珍貴的小提琴和書換取小裁縫的流產工作,在馬劍玲尋找醫生時用自身抄寫的書段作為證明,這裡念了一段:「自由的興趣是你不能知道的,那的確值得用危險、痛苦,甚至生命去交換。自由,感到自己周圍所有的心靈都是自由一種無法形容的樂趣,彷彿你的靈魂在無垠的太空游泳,這樣以後,靈魂就不能在別處生活了」一念完,馬劍玲即紅了眼眶,也許這段文字,之於整部影片,之於羅明、馬劍玲、小裁縫;之於村民和那個時代的中國,都足以震撼而深受其感動。

人工流產手術之後,小裁縫說道:「我好像變成另外一個人,不再是我了」,引用網上一位寫手的一段:一個生命從自己身上割離,一個女孩轉變成女人的過程,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成長與轉變。馬劍玲拿自己賣琴剩餘的錢帶小裁縫去城裡採買希望她開心,而小裁縫似乎也感受到了什麼。之後故事對這件事的後續並沒有試圖交代什麼,只隱隱的感受到小裁縫些許的轉變,羅明和馬劍玲也感受到,小裁縫不是當初無知的鄉野姑娘了...

在這裡導演將故事拉遠到十五年後長江三峽大壩的建立,即將將鳳凰山湮滅。馬劍玲回到那裏並沒有找到小裁縫,而羅明身邊的佳人也已經換了,才知道原來當初兩人的改造計畫最後的結局。

巴爾札克教會了我一件事“女人的美是無價之寶”,原來小裁縫在淺移默化中,擁有了了解外面世界的想法,書裡的世界已經無法滿足她,這裡的女人的"美"指的不單單只是外貌的美麗,而是獨立的靈魂之美,思想之美,於是她剪短了頭髮似是與過去告別,並婉拒了羅明的挽留,她並不是不愛他們,而只是更懂得必須要活出自己。有別於那個時代任何偉大的男人必須躲藏在男性背後的路線,這裡的小裁縫已經成長成完全不需要倚靠男人,裡頭的寓意不言而喻。

引用一段網評:【巴爾札克與小裁縫】從取景、演員到場面調度的美,讓影片的浪漫基調具有說服力;沒有第五代導演的悲苦沈鬱,反而讓「文革」與「性啟蒙」成為青春炙熱的震動。本來,讓法國的巴爾札克與中國的小裁縫發生關係,從名稱上就注定要遠離寫實主義。

然而在此浪漫基調的反面仍有其爭議部分,有一派批判此片十分媚法,將中國當時的中心思想當作"野蠻的、沒有思考和自由的”,甚至評價導演懂得用中國角度的故事予以西方改造來迎合西方左派主義,其中一段最為人詬病的部分是羅明等人用裁縫機幫代表勞動階級的隊長治療蚜蟲時,刻意為之的拉長時間整治隊長,還有影片中的小裁縫受到巴爾札克文字影響,卻不喜歡在中國也擁有崇高地位的魯迅,讓部分觀者評價不尊重勞動階層,崇洋媚外等等的問題。究竟文學/思想/知識,是否如此崇高?就算崇高,在追求的同時又是否需要帶有些許的貶低意味呢?我覺得導演的荒誕說可以用來做解釋。


戴思傑導演在一次採訪中提到:人的性格在童年形成,對什麼感興趣,能講什麼事,其實都是早年形成的,所以“文革”在我的創作中確實一度很重要,但我的感覺是跟其他人不一樣,是覺得很荒誕,我的家庭是被批判的,說是人民的敵人,但那種印象並不是痛苦,是整體的荒誕。這種荒誕感影響了我,其實“小裁縫”就是講一件荒誕的事,知識青年下鄉接受再教育,鄉下人不識字,卻教育識字的人,結果有知識的人去教育了一個女人,被教育的女人回頭給教育她的人上了人生的一大課,就是一種荒誕。
而這就我所感則是為何導演能夠跳脫文革片普遍走向的批判情節,或帶著濃重的悲傷,走向另外一種氛圍拍攝出不同角度的原因。

而本片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有趣的觀點是。進入村莊不久後,馬劍玲第一個介紹鳳凰山的簡介裡面無端提到,有關漢朝其中一代皇帝將鳳凰山賜給他最喜歡的一個太監,並說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關同性戀的記載,由此還有他對羅明的種種維護,眾人推論,也許馬劍玲真正愛的是羅明也說不一定。

arrow
arrow

    moe201808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